5月16-17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等单位主办,大横琴管廊公司协办的第三届“管廊万里行”(珠海站)——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运行管理高峰论坛正式拉开帷幕。综合管廊建设运维、城市运行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企业单位、专家学者等近300人出席本次大会,共商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规划、管廊运维及城市基础设施灾害防御大计。
大横琴城资公司助理总经理、大横琴管廊公司执行董事仝其刚先生在会上作开幕致辞
如何才能在缺少可借鉴经验的条件下
运维好这笔巨大的生态财富
让它持续高效地
为横琴打造“绿色横琴生态岛”发挥作用
这是摆在大横琴管廊公司面前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没有先例,他们创造先例
大横琴管廊公司结合横琴新区实际情况,秉承“绿色、智慧、安全”的综合管廊可持续发展思路,以“五大率先”推进专业运营管理。
率先进行综合管廊建管经验探索。管廊公司在发展中积累经验,成为“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产业联盟”成立的发起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城镇基础设施分会理事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综合管廊建设及地下空间利用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
率先探索成立专业化管理运营公司。通过“公司化运营,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承担起横琴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重任。
没有制度,他们编写制度
在运营管理的同时率先探索管廊立法。2015年12月25日,大横琴管廊公司参与编写的《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获得通过并正式施行,成为全国首个专门规范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率先探索编制综合管廊管理制度。大横琴管廊公司还先后研究制定了40多项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推进综合管廊投资、建设、运营的良性循环发展。
大横琴管廊公司参与编制了由国家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国标委等单位发布的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相关的标准、指南、规范等。其中,参与编写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GB 51354-2019)已经发布并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没有技术,他们引入技术
率先探索新技术研发。大横琴管廊公司积极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科研企业、国家科研院校合作,率先探索新技术研发,成立“产学研基地”,搭建基于“互联网+”为支撑的智慧化管理平台,为未来管廊的风险防控、隐患治理和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目前已形成了覆盖温度传感、气体检测、结构健康监测、震动防入侵、液位传感、声音传感在内的六大光纤系统。新系统的投入使用将实现“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智能监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运营”,起到全国运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
2017年8月,珠海遭遇了近53年来最强台风“天鸽”袭击,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高达15级,然而祸不单行,相隔几天后第14号台风“帕卡”直击广东,面对超强台风的双重致灾性侵袭,横琴综合管廊因自带防灾避险属性,管廊内部管线“毫发无损”。
大横琴管廊公司在收到台风预警之时启动应急预案,台风过后全员全力奋战,对管廊内部全线巡查,漏夜冒雨修复管廊外部受损设施,保障综合管廊正常运行,大幅减少了灾后人力、物力的投入,并为灾后的清理和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的定位
更是把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秩序的智慧管控
提升到了更高的标准
着眼全球视角,把脉中国城市建设
大横琴管廊公司
以“智慧化运营”打造全国运营标杆
为综合管廊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珠海大横琴城资公司。